三、建立个人银行账户服务长效机制
(七)建立跨行开户核验机制。中国银联组织各银行探索提出跨行开户数量查询核验方案,牵头建立行业风险监测机制,实现银行在开户环节查询个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账户情况,监测个人跨行大量开户行为。
(八)建立个人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银行应当建立个人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根据客户身份、职业、年龄、交易等特征,提供与账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银行账户功能,审慎与客户约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捷支付等非柜面业务,并合理设置非柜面渠道单一账户资金转出总限额、交易笔数、验证方式等,后续可根据客户正常合理需求或临时需求、账户风险情况等动态调整。
(九)对涉诈涉赌账户采取管控措施。银行探索建立可疑开户人员“灰名单”,加强开户合理性审核,审慎约定非柜面业务。应当结合涉诈涉赌特征完善风险监测模型,依法依规、区分情形对监测发现的存在可疑特征的账户,及时采取适当后续控制措施,阻断涉诈涉赌非法资金转移,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鼓励对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交易,在非柜面渠道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加强风险防控。
(十)完善账户服务质效考核机制。银行持续纠正以追求开户数量和非柜面业务签约量等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有效治理“一人多卡(户)”、发卡泛滥情况,加强排查长期不动账户和同一人在同一银行持有超过规定数量的银行账户,根据具体情形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个人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总量。
(十一)建立银警协作机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行积极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协作,加强涉案人员信息共享和涉案银行账户分析,提升风险防控精准度;探索建立对可疑开户人员、恶意缠访闹访人员的劝阻处置机制,维护银行网点经营秩序;畅通买卖账户被惩戒人、涉案银行账户相关人员向公安机关的申诉渠道。
(十二)健全账户服务监督机制。银行应当公开个人银行账户开户服务标准,畅通客户开户咨询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客户咨询投诉;可将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对银行网点和员工的业绩考核;督促将银行账户政策和工作要求传达至下级分支机构并执行到位。
(十三)加强宣传教育。银行应当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教育,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银行开户政策以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社会公众依法开立和安全使用银行账户的意识。
四、工作要求
(十四)银行承担主体责任。稳就业是“六稳”“六保”首要任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是党中央交办的任务。各银行要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做好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切实承担银行账户管理主体责任,实现涉案银行账户数量和开户投诉数量“双降”目标。
2021-07-09
2021-07-08
2022-12-20
2021-07-09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