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 | 作者:移动支付网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109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是建立个人银行账户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开户难“综合治理”。从提升银行账户风险防控能力、改进考核机制、加强服务监督等三方面,推进优化服务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提升商业银行优化服务的能力,提出了包括建立跨行风险监测机制,建立健全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加强涉诈涉赌资金监测拦截,纠正开户考核机制,在银行营业网点公布“三级”服务监督电话等措施。

四是督促责任落实,推进开户难治理“见实效”。要求商业银行切实承担银行账户服务主体责任,实现涉案账户数量和开户难投诉数量的“双降”。人民银行及时纠正商业银行制度执行偏差。

三、简易开户服务如何便利个人开户?

为了既做好银行账户风险防控,又有效满足个人正常合理开户需求,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简易开户服务,即在“风险为本”原则下,适当放宽开户条件,精简辅助身份证明材料,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设定账户功能,并对简易开立账户建立事前承诺、事中监测和事后跟踪服务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2021年以来,各地已陆续探索开展个人简易开户服务,实施效果良好,既便利了个人银行开户,又有效堵截了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账户转移非法资金的行为。

四、为什么要建立健全个人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犯罪案件中,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大额转账成为非法资金快速转移的主要方式,从案件倒查情况来看,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转账额度明显超过了客户的正常合理需求。

2021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相继实施银行账户分级分类管理,通过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的“精细管理”,推动实现对广大正常客户的便利化服务。商业银行根据有关法律制度,结合客户身份、职业、年龄、交易需求等特征来综合判断客户风险,并提供与客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与客户约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非柜面业务的交易限额和验证方式等。对于客户超过正常资金支付结算需求而要求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大额转账的异常行为,纳入重点监测。此外,商业银行还将根据客户需求动态调整账户功能,确保分类分级管理不影响账户的正常使用。

与此同时,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也为客户保护自身资金安全提供了便利,个人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度和身份核验方式等,一旦出现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被他人盗用等情况,可以有效保护资金安全。

五、人民银行后续工作安排有哪些?

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是贯彻“支付为民”理念的重要手段。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指导各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开户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度不减,优化账户服务要加强、账户管理要加强的“两个不减、两个加强”原则,持续推动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银行账户服务体系,让客户便利化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成为常态,提升人民群众银行账户服务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