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欧元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来源: | 作者:中国外汇 | 发布时间: 2021-10-13 | 859 次浏览 | 分享到:

(3)技术路线。欧洲央行将立足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技术路线。数字欧元作为现金和中央银行存款的补充,重点设计方向是面向个人和非银行企业的零售交易数字欧元,旨在为公众提供一种简单、无成本、可信的数字支付方式。在运行机制方面,考虑到欧洲央行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交易监控、客户分析、关系维护等服务,数字欧元将采取双层运营模式。具体而言,央行负责发行数字欧元,以及运营后端基础设施和保管交易总账;受监管的支付中介机构负责支付服务和账务维护等服务。为了应对数字欧元跨境流动带来的汇率风险、货币替代和经济犯罪等问题,欧洲央行尝试利用多边CBDC系统探索跨币种、跨国交易的可行性,即多国央行数字货币间通过制定兼容或统一的标准(如监管框架、市场惯例、信息格式和数据要求等)、使用技术接口或通用结算平台将系统互连,或者建立单一的多币种支付系统达成跨境和跨币种的互操作性方案。例如,法国央行、瑞士央行及一些私营机构共同开展批发型数字货币(wCBDC)跨境结算试验,主要关注银行间批发贷款市场。法国央行确信,该项目将能够显著提高支付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此外,数字欧元在设计上允许非欧元区居民获得和使用,未来或可通过限定持有数量和制定回报政策,来避免资本流动和汇率过度波动。

数字欧元可能带来的挑战

数字欧元将在货币政策、支付网络、普惠金融等领域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数字欧元在隐私安全、金融风险及监管、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隐私保护和限制非法金融活动之间难以寻求平衡。欧洲央行关于数字欧元的公开咨询结果表明,公众对数字货币支付私密性的要求最高,其次是安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从理论层面看,数字欧元交易的匿名性和可追溯性存在冲突。若用户使用数字欧元未验证身份,即支付是匿名的,则可能给非法活动提供沃土,阻碍反洗钱和打击恐怖融资活动,不符合公众利益;若用户在访问数字欧元服务时表明身份,交易信息、地理定位和搜索记录等,又可能被中介机构获取而滋生灰色交易,增加数据泄露和数据滥用的风险,侵害用户个人隐私,甚至威胁个人的财产安全。

二是欧元区内技术知识、基础设施、法律环境和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欧洲各国基础水平有较大差别,数字欧元达到泛欧洲支付任重道远。欧元区国家的消费习惯和现金使用偏好各不相同。例如,德国、马耳他、奥地利、塞浦路斯等国更偏好现金支付;与之相反,法国、比利时、芬兰、卢森堡则更偏好非现金支付方式。各国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字化程度各不相同。荷兰支付现金比例逐年下降,拥有高效可靠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大部分支付都是数字形式,并引入即时支付等多项提高支付基础设施效率的措施。希腊的数字化发展较为悲观,属于“掉队国家”行列,互联网接入和普及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各成员国数字货币法律环境也不尽相同。例如,德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较为严格,允许部分银行从2020年开始存储数字货币并开展数字货币托管业务,个人只有经过官方批准才能从事相关业务;而奥地利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则较为宽松,部分企业接受数字货币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量数字货币领域的初创企业在此设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