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些骗局手段不断翻新,跨行业跨领域,已经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呈现出专业化、团伙化的倾向,严重干扰正常经济金融秩序,侵害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显示,征信修复骗局呈蔓延趋势,已有20多个省市发生关于征信修复骗局的诉讼。
建议开展联合整治
征信修复骗局专项行动
针对这些情况,陈建华在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展联合整治征信修复骗局专项行动的建议。他表示,征信修复骗局治理涉及司法、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电信、宣传等多个领域工作,仅依靠单个部门发力无法取得有力成效,需要联合多行业多部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齐抓共管共同整治。
第一,建立联合整治专项行动机制。在现有部门职责框架下建立联合整治征信修复骗局专项行动机制。一是明确征信修复骗局联合整治工作的牵头部门,统筹专项治理工作,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配合、快速联动。二是联合多部门共同出台征信修复骗局联合整治制度文件,以多部门联合发文方式为建立联合整治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组建专项整治行动小组,根据不同案件策略性地制定目标、计划和方案等,针对性地解决征信修复骗局中的急难问题,切实推进联合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完善联合整治相关制度。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文件明确联合整治征信修复骗局各方权责分工。征信修复骗局涉及企业注册登记、通讯电信技术、金融信贷和征信业务等,以及市场、电信、信贷、征信和公检法司等不同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完善制度文件明确不同市场主体、监管主体等相关部门的职权分工,压实各自领域的责任内容,建立联合整治征信修复骗局长效机制。
第三,总结专项整治经验推动完善立法。在建立联合整治征信修复骗局长效机制基础之上,推进征信修复骗局治理的立法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小组在具体案件治理中积累形成的实践经验、有益的对策措施、有效的工作机制等,可通过完善立法以法律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赋予征信修复骗局联合治理工作的确定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为推动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第四,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通过联合整治联合宣传,共同开展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集司法机关、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合力,培养社会公众对征信纠错机制建立正确的认识,引导其通过正确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认清不法分子的欺骗本质,防范和抵制征信修复骗局,从而铲除征信修复骗局赖以生存的土壤。
2021-07-09
2021-07-08
2022-12-20
2021-07-09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