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评】信用卡新政,给收单行业透露的信息
来源: | 作者:移动支付网 | 发布时间: 2021-12-21 | 437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个有意思的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用今年的一大热词来形容,这一文件可谓是推动信用卡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之路。说得直白点,这是一剂银行信用卡行业的大型内卷催化剂。

作为银行卡收单市场的主力,信用卡收单一直都是产业关注的焦点,那么《通知》对发卡侧会带来什么影响,又如何影响收单市场呢?我们找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来聊聊。

让信用卡回归消费

《通知》要求,“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

简单地说,就是信用卡的睡眠卡不能超过20%。这指标高还是低呢?

关于信用卡活跃度的公开数据并不多,特别是近几年移动支付不断蚕食卡基支付,花呗类产品不断出现,信用卡更是逐渐式微。具体看一组相对较老的数据:

2017年,号称是“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公布了信用卡活跃率的数据,截至2017年7月末,招行信用卡在全国已拥有流通户4193万户,其中活跃户3549万户,活跃率高达85%。

2018年,广发银行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上半年,广发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超过6250万张,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用卡活跃率达74.5%。

而对于活跃率的具体维度,笔者没有查到详细解释。考虑到当下公布数据的企业,多往“漂亮”的方向描述,起码也是年活跃度。《通知》要求的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即是长期睡眠卡,相比借记卡12个月无交易的标准已经较为宽松。

除此以外,近三年,笔者在公开渠道并没有找到任一银行比较准确的信用卡活跃数据。在移动支付尚处于上升期的2017年、2018年,零售业务好的银行信用卡活跃度尚徘徊在70-80%间,其他银行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此外,《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单一客户实施充分尽职调查,对所获知该客户在其他机构的所有信用卡授信额度实施合并管理。在授信审批和调升授信额度(含临时调升额度)时,应当在该客户本机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内相应扣减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监测新发卡客户同时在其他机构申请信用卡情况,实施相应的额度扣减。”

所谓“合并管理”,直白地说,未来信用卡的额度,可能不是每家银行独立,而是相互之间会有所牵制。比如,一个用户所有银行的信用卡额度加起来不能超过10万,再也不能在多家银行办卡,大搞“多头借贷”。

但从实际来看,这并不好操作。这可能需要一个中间平台,统计或明确用户的信用卡总额度是多少。如果用户的总额度确定,那么银行与银行之间又容易陷入“零和博弈”,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