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新规对支付行业的深远影响
来源: | 作者:移动支付网 | 发布时间: 2021-12-28 | 47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12月16日银保监会为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用卡新规”),从商业银行的营销、发卡、监控、运营以及事后追溯都做了全面的规范管理,摒弃了以前以发卡量为首要目标的野蛮增长方式,追求用户活跃、高质量、安全可控的发展模式,也可以理解为是我国信用卡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升级,进一步实现信用卡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促使商业银行关注更加重视消费者多样化用卡需求,提供与之匹配的增值服务。

从发改委针对银行卡收单支付手续费96价格改革中借贷分离计费,到银保监会本次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其背后与支付行业的信用卡套现灰色产业链息息相关。在征求意见稿发布前,银保监会及商业银行通过官网公告等形式多次提醒持卡用户合理用卡,并且针对疑似套现的持卡人通过降额、冻卡、销卡等形式予以管控,力度相对以前是空前的,对应最新发布的信用卡新规,其背后体现出监管部门对于信用卡“影子银行”治理的决心,引导商业银行斩断套现业务带来的鸦片式的快感,关注信用卡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强化信用卡申办管理

信用卡新规中第二章节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信用卡发卡过程一共可以主要分为4个阶段,一是用户选择办理信用卡并填写申办资料;二是商业银行根据申办资料进行审批并核实资料真实性;三是商业银行为用户进行制卡并邮寄至用户手中;四是用户通过面对面渠道进行信用卡激活使用。由于商业银行以信用卡数量为首要考核指标,导致网点以及线下大型商超等通过申请办卡赠送精美礼品为营销手段,诱导并无信用卡使用需求的用户进行办理,办理后信用卡未至网点进行办理激活使用,即属于长期睡眠信用卡,该现象存在较为明显的资源浪费。信用卡新规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和管理,规定了商业银行睡眠卡比例不得超过20%,并且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及时便利销卡服务,进一步淘汰大量“抽屉中的信用卡”。

同时对于信用卡办理中存在的多种乱象予以明确,其中包括外包地推、高额承诺、捆绑销售、短信轰炸等营销乱象,针对联名卡的发卡过程中的合作机构相关发卡过程也做了明确约束,同时也从法律关系层面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无论是在办卡阶段还是在绑定网络支付阶段,明确告知相关权利与义务,充分体现了监管机构的法治化监管的一贯思路。作为支付机构自身,未来针对网络支付中完成信用卡的网络支付开通的相关责任以及义务也将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对比国际卡组织VISA、MASTERCARD等用户发生拒付申请处理的法律责任管理,未来相信银联作为国内卡组织针对信用卡新规中的相关条款也将发挥其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