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人民币先发优势 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领域
来源: |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报 | 发布时间: 2021-12-31 | 559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国在数字货币问题上布局已久。2014年,央行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2019年8月,央行明确将“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作为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2019年底起,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2022冬奥会场景启动试点测试。2020年8月,商务部宣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同年10月,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试点测试地区。

“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数字人民币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加密资产,而是人民币的数字化。

数字人民币其实并不神秘,本质是电子化的现金。穆长春指出,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数字货币能像纸钞一样流通,它的定位就是现金的替代,跟现金一样是法定货币,有国家信用背书,具有无限法偿性,任何人都不能拒绝接受。”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

“理论上讲,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后,没有监管部门看不到的交易行为,现金流完全可追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徐远认为,数字人民币要在线上流通,随之带来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需要依靠加密技术确保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二是现金流和信息流数据可实时进入数据库,变得有迹可查。

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新技术创新将成为碳中和进入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重要突破口

无论是点外卖时不要一次性餐具,还是在线购买机票、火车票,抑或是购买生鲜食品时备好环保袋绿色自提……消费者只要在某互联网平台上有绿色低碳的消费行为,就能领到相应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奖励。12月15日,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迎来新升级。

此前,该试点推出的共享单车骑行活动上线三个月,吸引了超过800万用户报名参加,累计骑行超过4200万公里,与驾驶燃油车相比,减少碳排放量约11400吨。有业内人士表示,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新技术创新将成为碳中和进入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重要突破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业界普遍认为,数字人民币有条件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抓手,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面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