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开展银行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
来源: | 作者:移动支付网 | 发布时间: 2022-03-17 | 660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15日,第281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以“银行业保险业深入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题,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等出席。

开展银行业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

郭武平强调,今年将加大监管力度,重点工作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组织开展银行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二是开展银行业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现在各行各业都将信息作为竞争的核心,同时,个人信息保护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所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切实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升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性,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三是出台一些制度,包括《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规范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以及《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

四是继续加强消费者宣传教育。要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从供给侧看,要压实金融机构的责任,实现“卖者尽责”。从需求侧看,要加强消费者宣传教育,提高金融素养,力争做到“买者自负”。今年“3·15”活动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共享数字金融”,共促消费公平实际也有普惠的含义在里面,从城市到乡村,从城市居民到新市民等,立足金融数字化,倡导“科技向善”,推动解决“数字鸿沟”。此外,还特别关注一老一少,引导老年消费者不要乱投钱,年轻消费者不要乱贷钱、乱花钱。

运用监管科技保障消保的3个发力方向

蒋平则介绍了在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下,重庆银保监局运用监管科技,保障消费公平的尝试,具体包括三个发力方向。

第一是规范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公平,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坚持“科技向善”,配合国家对平台经济的综合治理,引导规范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功能监管,规范线上信贷业务转型。系统梳理银行与平台合作开展线上贷款过程中暴露的普遍性问题,率先出台了重庆版互联网贷款合作业务监管细则,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消费者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强行为监管,推动消保痛点整改。要求辖内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把消保要求拓展贯穿到线上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中,前置嵌入到业务上线前的设计、评审和测试环节。

第二是优化数字金融服务,扩大消费公平,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坚持“源头消保”的理念,提供更加丰富、便捷、普惠的金融产品,从源头上增进消费“公平”。一是建设“数据总线”,优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针对数字化金融服务对数据的巨大需求,以重庆银保监局为中心节点,搭建了银政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金渝网”;二是挖掘数据红利,优化消费服务。利用“金渝网”数据优势,以普惠数字推动普惠金融,在试用期推出了几个产品,比如针对新市民的医疗需求和重庆市医保局联合打造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渝快保”,实现了一站式赔付,目前参保人数达到459.57万人,单笔最高赔付达到了36万元,患病参保群众个人负担降低最高达到74.88%;三是消除数字鸿沟,保障消费者普遍享受数字金融的权益。聚焦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聚焦脱贫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等特定区域,加强金融服务的宣传和服务设施的升级,比如,针对老年人开通了银发柜台、大字版手机银行等。